V6 AURORA Profile 為第十五屆云南省新劇目展演保駕護航
2019-10-16
8月26日-9月1日,第十五屆云南省新劇目展演在云南藝術學院上演。CKC V6 AURORA Profile 搖頭燈為三大劇目:彝族服飾音舞詩《云繡彝裳》、大型傣族舞蹈詩《行走的貝葉》及大型舞臺劇《鄭和》全程提供了穩(wěn)定優(yōu)質的燈光服務,V6出色的表現(xiàn),給觀眾呈現(xiàn)了一場高規(guī)格的視覺藝術盛宴。
《行走的貝葉》由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團打造,旨在表現(xiàn)西雙版納的美麗神奇,突出表現(xiàn)傣族水的性格,以“心境、夢境、畫境”為創(chuàng)意核心,以傣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貝葉文化、農(nóng)耕文化、婚戀文化、神話傳說、民風風俗、潑水節(jié)的傳說等特色文化為創(chuàng)作主線,以音樂舞蹈詩畫的形式呈現(xiàn),全面展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主體民族——傣族的民族精神,向世人呈現(xiàn)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舞臺藝術。





《鄭和》根據(jù)永樂三年(1405年)至宣德八年(1433年)的二十八年間,鄭和“七下西洋”的史實集中譜寫而成。全劇以鄭和“七下西洋”中維護海上安全、拓展海外貿(mào)易、傳播中華文明、推行親仁善鄰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主要事件作為劇目內容,立足于把傳統(tǒng)文化與現(xiàn)代藝術相結合,展現(xiàn)鄭和作為文化傳播使節(jié)的魅力和不畏艱險、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,以及中華民族開放進取、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。





彝族服飾音舞詩《云繡彝裳》
《云繡彝裳》是2019年度的滬滇文化幫扶重點項目之一,該劇以一個彝族女兒的成長故事為線索,通過“人源衣始”“草木經(jīng)緯”“彝家有女”“紅妝似火”“絲路云裳”5個章節(jié),讓綻放于指尖上的花朵——彝繡,在歷史文化、服裝服飾、音樂歌舞等多緯度交融中,迸發(fā)出穿越時空的文化張力和藝術想象,精彩演繹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服裝服飾文化,詮釋了“各美其美、美人之美、美美與共”的賽裝文化內涵,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禮贊新中國、奮進新時代的精神風貌。
大型傣族舞蹈詩《行走的貝葉》





大型舞臺劇《鄭和》




